Q1: PF 系列最適合哪些工件?
A: 光滑、平整、剛性高的工件,如玻璃、金屬板、硬質塑膠與塗裝後外觀件。
Q2: 有哪些尺寸規格可選?
A: 規格涵蓋 ø1.5~200 mm(含 2×4、2.2×4.2、3.5×7、15×45 等小型長條/矩形),可對應微小零件到大型板材。
Q3: PF 與薄型(薄唇)吸盤差在哪裡?
A: PF 為通用平面,適合剛性工件;薄型吸盤較適合輕薄、易變形的材料(如薄膜、薄片)。
Q4: 材質該如何選擇(N/S/U/F/NE/SE)?
A: N:泛用/耐油;S:較柔軟、不易留痕、耐低溫;U:耐磨、回彈快;F:耐熱/耐化學佳;NE/SE:具導電性,適合 ESD 場域。
Q5: 能否用在高速自動化?
A: 可以。PF 密封穩定、啟封迅速;若循環時間很短,建議於實機量測真空建立與保持力後再定尺寸。
Q6: 對粗糙或多孔表面效果如何?
A: PF 以光滑面為主;若表面粗糙/多孔,建議改用皺褶/海綿型或放大尺寸並提高流量以增加密封餘裕。
Q7: 微小尺寸(如 ø1.5~5 mm)選用要點?
A: 確認工件表面潔淨與平整、控制搬運加速度,並檢核真空管徑與節流設定以避免壓降過大。
Q8: 導電材質(NE/SE)何時使用?
A: 當產線需控管靜電(如電子/光學製程)時使用;請搭配正確接地與靜電監控以確保效益。
Q9: 保養與更換建議?
A: 定期清潔唇邊、避免溶劑長時間浸泡;若出現硬化、裂紋或密封下降,應更換新品。
Q10: 可直接替換既有平面吸盤嗎?
A: 多數情況可直換,但請比對螺紋/接口、外徑空間與材質相容性;量產前建議先做小量試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