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 PH 系列最適合哪些工件?
A: 具突起、凹槽、階差或粗糙紋理的異形工件,例如蓋件、鑄件、壓鑄件與結構件。
Q2: 與平形/薄型吸盤相比有何差異?
A: PH 的深腔可包覆形狀差異、放大密封面;平形/薄型較適合光滑、平整、剛性表面。
Q3: 有哪些尺寸可選?
A: ø30、45、65、91 mm,可依接觸區域大小、重量與移載加速度選配。
Q4: 適用於高速自動化嗎?
A: 可。建議搭配合適的真空發生器/節流設定與防滑路徑規劃;在循環時間很短時,請實機量測真空建立與保持力。
Q5: 材質如何在 N 與 S 之間選擇?
A: N(丁腈)耐油、泛用;S(矽膠)較柔軟、不易留痕,適合對外觀敏感或較高潔淨的工站。
Q6: 對有中心凸點或周邊凸緣的工件有效嗎?
A: 有效。深腔可繞過中心凸點、在周邊形成環形密封,減少中心受壓造成的變形或打滑。
Q7: 若工件表面差異很大,如何提升穩定度?
A: 可放大尺寸增加接觸面、調整真空流量與節流,並優化加減速曲線以降低側向力與瞬間衝擊。
Q8: 與既有夾具相容性如何?
A: 多數情況可直上;請確認吸盤座螺紋/接口、外徑空間與有效行程,建議先行小量測試。
Q9: 清潔與保養如何進行?
A: 以無塵拭布與中性清潔方式去除粉塵與殘膠;若薄唇出現磨耗、硬化或裂紋,或密封下降,請更換新品。
Q10: 可用於較重工件或較大加速度的移載?
A: 可以,但需依重量/加速度計算吸附力並保留安全係數;必要時以多吸盤分擔並均衡佈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