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制尺寸
型號 | H 管徑 | A | B | C | D | E | G | P | X | Y | 有效截面積 (mm2) | 重量 (g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UT4M | 4 | 26.6 | 11.2 | 5.6 | 13.3 | 8.5 | 11 | 3.2 | 7.8 | 9.8 | 4.6 | 3.4 |
UT6M | 6 | 30.4 | 13.2 | 6.6 | 15.2 | 10.9 | 11.6 | 3.2 | 9.8 | 11.8 | 8.9 | 5.4 |
Q1: UT(MINI)與 TT(MINI)、TB(MINI)差別是什麼?
A: UT(MINI) 為三端皆推入的等徑三通(無螺紋);TT(MINI)/TB(MINI) 皆含螺紋端,分別是直線三通與T 支分岔,適合需要螺紋連接的場合。
Q2: 什麼情境優先選 UT(MINI)?
A: 不需螺紋介面、空間狹小且講求快速安裝/維護的系統,如面板背後與機台內部的就近分流。
Q3: UT(MINI)可以直接取代 TT(MINI)或 TB(MINI)嗎?
A: 在不需要螺紋端時可以;若需鎖接閥件或金屬管路,請選 TT(MINI)/TB(MINI)。
Q4: 支援哪些管材與尺寸?
A: 相容 PU/尼龍(PA) 管,外徑 4 mm、6 mm。安裝前請垂直切割、去毛邊並清潔乾燥。
Q5: 建議的安裝步驟?
A: 推到底至止擋 → 輕拉確認咬合 → 保壓檢漏。拆卸時請先完全卸壓,再下壓釋放壓環直線拔出。
Q6: 使用範圍與介質建議?
A: 0–0.9 MPa、5–60 °C,以乾燥、潔淨壓縮空氣為主;建議配置過濾與除水以延長壽命。
Q7: 在高震動或移動機構上有建議嗎?
A: 建議就近以管夾/束帶固定,縮短懸空管段並遵守管材最小彎曲半徑,降低疲勞與拉扯。